不同類型的砂金礦介紹
發(fā)布日期:2017-05-26

前文中永晨編者有介紹過殘積砂金礦、坡積砂金礦以及洪積砂金礦,今天的內容永晨編者將繼續(xù)介紹幾種不同的砂金礦。
1.由河水沖積形成,區(qū)別于洪積砂金礦。
特點:分選型良好,就是在自然水流長期作用下,礦物已經自動分層了,有良好的韻律層。砂金磨蝕比較大,表面光滑,偶有鐵質被摸,絕大多數礦砂金賦存與沖積物底部與基巖接觸部位的含粘土的沙礫中。
這種礦很普遍??梢孕纬纱蠊I(yè)礦床。
金粒徑一般比較小,有趣的是,一般金的粒徑和礦層所含礫石直徑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可以按1:35粗略估算礦砂層中金粒的最大直徑。所以有經驗的采金人會說,“石頭有多大金就有多大”,如下圖中,礫石直徑一般在200mm左右,可以粗略計算出,最大的金粒直徑大約在6、7mm。
2.濱岸砂金礦
位于湖海濱岸,由拍浪作用形成,礦體類似于沖積礦。
3.冰川砂金礦
絕大多數位于高原冰川發(fā)育地區(qū),由冰川冰磧堆積形成。礦體沒有韻律層,泥沙砂礫石雜亂混合在一起,礫石金粒磨圓度很差,有點像洪積礦,其實整個礦的特征和洪積礦沒多大區(qū)別。
4.風積砂金礦
由風形成,內蒙古的阿拉善沙地有這種礦,不過我沒有操作過。這種金礦很少見。
事實上,多數砂金礦,是復合型的礦,一塊礦區(qū),同時包含幾種類型,既是殘積礦,又有坡積礦,還有洪積礦,我們一般描述為“殘——坡——洪積礦”,我們把最主要的礦體放在后面,次要的放在前面,次次要的放在最前面,起修飾作用,比如,“坡——沖積礦”,意思就是礦體主體是沖積礦,附帶有坡積礦。金礦類型確定,有時候很難,我們開金礦,不是做學術研究,沒必要太多糾纏在類型劃分上,只要大致有個范圍就可以了,根本目的只是為找到富集帶和選礦流程做依據。